夏至告別溼答答梅雨季迎接炙熱酷暑來臨
無感的梅雨季剛過了,經過多日陰陰不穩定天氣,總算出現久違了藍天,同時也是傳統二十四節氣 "夏至" 隨之報到,打開 Google 首頁就有設計專屬塗鴉動畫,同時也是北半球白天最上晚上最短的一天,炙熱酷暑也將要來臨,想好該如何消暑清涼一夏了嗎?
夏至這天太陽會直射北回歸線,也就是俗稱晝長夜短情況,過了這一天白天時間將會變短,直到冬至才又會逐漸變長,至於每年夏至差不多在國歷 6月21日前後,雖然說今天的日照最長,但以傳統節氣來說並非最熱的一天,而是要到小暑至大暑之時將會深刻感受到夏天炎熱程度。
對於看天吃飯的農民來說,這時候是第一期稻作成熟期,都會選在夏季前後收割完成,並開始接續種植二期稻作,接著過了夏至以台灣地區氣候來說,颱風入侵機率也隨之增加須要慎防。
夏至在古時候又稱之為「夏節」,可說是相當重要的傳統節日,據說在清代以前還會全國放假一天,當時還會用彩扇來驅熱,而香囊則可驅蚊抑臭,另外加上夏至新麥登場,選在這天吃麵又有嚐新含意,至此都可見古人對夏至的重視。
台灣身處四面環海的海島型國家,有豐碩的物產如:香蕉、芒果等水果,此時還有不少魚類回游在台灣附近,除了避暑還有豐富的漁獲量,這一切都是老天給予的恩賜,希望台灣都能夠風調雨順國泰民安。
更多內容請參考:維基百科全書 & Google Doodle 塗鴉